Page 46 - 202002
P. 46

表1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与优势比较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糖尿病者
                                                              中,60%以上的人合并有血脂异常。血脂
                                                     导致
                                    降低糖合血       体             谱异常具有“一高、一低、两平”的特点,
          作用类                       红蛋白水平       重    低血
          别        主要作用部位           的幅度         影    糖反       即其TG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响    应的       (HDL)水平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
                                                     几率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正常(或
          磺酰脲                                   增
          类促胰      胰岛B细胞关闭钾                     加    十分       轻度升高)。主要缘于:(1)长期高血糖
          岛素分      通道               1.00~2.00   体    常见       状态诱发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破坏了动脉
          泌剂                                    重
                                                              内膜的完整性,使得内膜变得粗糙或不平
          非磺酰                                   增             滑,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LDL挂壁而沉
          脲类促      胰岛B细胞关闭K-                    加    常见       着。(2)2型糖尿病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ATP通道            1.30~1.90   体
          分泌剂                                   重             或糖耐量异常,促使血脂异常,表现为
                                                              TG、LDL水平升高,HDL水平下降,促发
                                                降
                                                低             动脉粥样硬化。(3)动脉壁内膜中层增
          双胍类      组织、肝、脂肪          1.00~2.00        少见
                                                体             厚、血管平滑肌弹性减弱、管腔变窄、血
                                                重
                                                              液粘滞度增大,血流阻力增大,进一步导
                                                不             致内膜增厚或受损,最终导致颈动脉粥样
                                                增    单独
          a-葡萄                                                硬化斑块的形成,同时,当糖尿病者颈动
          糖苷酶      小肠刷状缘的糖苷         0.50~0.80   加    服用
                                                     不引
                                                或
                   酶
          抑制剂                                                 脉内形成斑块,也会导致颈动脉内血流阻
                                                降    起
                                                低             力增大,脂质进入颈动脉后无法被有效吸
                                                              收而进行堆积,两者互为因果,相为促
                   脂肪、骨和骨骼                      增
          胰岛素      肌、肝脏核过氧化                     加    少见       进,形成恶性循环。(4)糖尿病者的动脉
          增敏剂      物酶-增殖体活化受        1.00~1.50   体             内膜厚度增加,是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危
                   体-γ                          重
                                                              险因素,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同时微血管并
                                                不             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糖尿病所致的冠状动
                                                影
          DPP-4    小肠和结肠的L细                     响    偶见       脉粥样斑块通常是弥漫性的,冠状动脉可
          抑制剂      胞                0.60~1.10
                                                体             出现多处的斑块或狭窄。因此,应选用具
                                                重
                                                              有降低TG水平和HDL水平的调节血脂药治
                                                降
          GLP-1    远端小肠、胃肠、                     低             疗,依据血脂谱,与烟酸类(烟酸、烟酸
          受体激                       0.80~1.60        偶见       肌醇酯、阿昔莫司)、贝丁酸类(非诺贝
          动药       胰腺                           体
                                                重             特)、他汀类等强效调节血脂药联合应

                                                降             用。
          SGLT-2   肾小管              0.50~1.23   低    罕见
          抑制剂                                   体               为何把糖尿病、肥胖合并痛风者叫做“三
                                                重
                                                                剑客”?
         注:低血糖反应发生几率在患者中10%以上的为十分常见,
         2.00%~10.00%为常见,1.00%~2.00%为少见,0.10%~                     痛 风 、 肥 胖 、 糖 尿 病 并 称 为 “ 三 剑
         1.00%为偶见,0.01%~0.10%为罕见。                             客”,关联密切,痛风多见于肥胖及糖尿病
           控制血糖的同期是否应当调节血脂?                                   者。肥胖不仅可致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

                                                              且由于其尿酸生成增加、排泄减少,诱发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代谢综合征的“五高


                                                          ć̿ḤḤ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