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202002
P. 43
苷酶抑制剂可降低空腹和负荷胰岛素水 胰岛素的反应性增加,即增加对胰岛素的
平。(6)联合应用可显著减轻心血管不良 敏感性,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
事件(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和导 纠正血糖和脂质异常而降糖。
致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迄今发现,主要作用优势有:(1)可
哪些人不宜服用阿卡波糖:(1)妊娠 降低血糖和减少肝糖产生,也能改善胰岛
及哺乳期妇女。(2)炎症性肠病,伴有溃 素介导的周围糖清除作用,降低HbA 幅
1c
疡、胃肠道梗阻、或易发生此类情况的患 度为1.0%~1.5%。(2) 可减少内皮祖细
者。(3)有明显的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 胞(EPC)数量和糖耐量受损,减少心血
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患有由胀气可能恶化 管不良事件的风险。(3)可降低肿瘤坏死
的疾患(严重的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 因子(TNF-α)水平,TNF-α与HbA 呈正
1c
者,阿卡波糖由于产气的增加可能会促使 相关。(4)改善异常的类脂代谢,抑制
病情恶化,形成疝气。(4)严重肾功能不 TC的吸收,降低血脂水平和类脂蛋白的比
全(肌酐清除率≤25 ml/min)者;严重酮 例。(5)减少糖尿病者单核巨嗜细胞向动
症、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患者;严重感 脉粥样硬化纤维斑块的聚集,减轻动脉粥
染、手术前后或严重创伤者。(5)18岁 样硬化的炎症反应。
以下者。(6)同时服用活性碳、胰酶、蛋 (1)胰岛素增敏剂仅在有胰岛素存在
白酶等可能减弱阿卡波糖的作用或降糖效 的情况下才发挥抗高血糖的作用,因此,
果,应当避免。(7)鉴于α-葡萄糖苷酶抑 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酸中毒者。
制剂服后可使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停滞于 (2)吡格列酮可促进排卵,对有胰岛素抵
肠道,由于肠道细菌的酵解,使气体产生 抗的绝经前停止排卵者,应用吡格列酮治
增多,因此常致胀气(胃胀者约50%、腹 疗,可致重新排卵;同时对绝经期前无排
胀者30%),其可通过缓增剂量和控制饮 卵的妇女在应用期间宜采取避孕措施。罗
食而减轻反应的程度,或在餐时或继续用 格列酮可使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绝经前期和
药中消失。(8)餐后服用或非进食服用几 无排卵型妇女恢复排卵,随着胰岛素敏感
乎无效。
性的改善,女性患者会有妊娠的可能,不
希望怀孕的妇女,应注意避孕。(3)胰岛
“一石多鸟”,胰岛素增敏剂具有哪些优
势? 素增敏剂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出现低、中
胰岛素增敏剂结构为噻唑烷二酮类 度低血糖反应,(4)罗格列酮起效缓慢,
(TZDs),代表药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需要治疗8~12周后评价疗效和剂量调
等,降糖作用强大,不增加体重,也利于 整。(5)可使体重增加。(6)可增加骨
TG和TC等类脂趋于正常水平。其可谓“一 折风险,尤其在绝经后的女性中更为显
石多鸟,终身受益”。 著。(7)可诱发外周水肿和血浆容量增
加,使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增加
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核 1%~3%,对老年伴随高血压者慎用。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R- (8)心力衰竭或有心力衰竭史,严重肾功
γ),激活PPAR-γ可调节某些胰岛素反应 能不全、感染者、活动性肝病或肝转氨酶
性基因的转录,而上述基因涉及葡萄糖的 AST及ALT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者禁
生成、转运和利用的控制,因而靶组织对 用。
c̀͆Ḥ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