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中国药房》网络版(科普刊)2025年4期
P. 14
10 蒋文硕等:中西方集采:透视药品采购与降价的“攻守道” 2025 年 8 月 第 4 期
在全国推广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截至 2023 年国家已组织完成共九批次药品集中采购,其覆盖
374种药品且降价幅度大约超50%。
疗效为上:谁才是“性价比之王”
仿制药在研发过程中无需重复原研药的前期大量探索性研究,成本大幅降低,价格通常远
低于原研药。从性价比来看,仿制药就是无二的“性价比之王”,因此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更
好的措施保证仿制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见图1。
图1 美国和日本在仿制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上的探索
我国已有较为全面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仿制药研发和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1]
法》确立了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要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仿制药注册分类及技术要
[2]
求,突出药学等效性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重要性 。仿制药研发的管理也日益完善,对于参比
制剂的管理,依据《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遴选与确定程序》,应当优先选择境内外首个获批,且
具备完整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的原研药品作为参比制剂 。自 2017年起,我国分批公布参比制
[3]
剂目录,涵盖多种剂型,为仿制药研发提供了明确的对照标准。技术指南体系为仿制药研发和
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了多项通用技术指南,
[4]
涉及溶出度、稳定性、生物等效性等方面 。
生物等效性(BE)评价是仿制药监管的核心环节之一,采用体外与体内评价相结合的方
式,以体外药学评价为基础,结合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PK/PD/临床终点)进行综合判断。在特
殊情况下,符合特定条件可豁免 BE 试验,如基于 BCS 分类的高溶解性药物,或通过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