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药房》网络版(科普刊)2025年4期
P. 11
2025 年 8 月 第 4 期 China Pharmacy Online Edition 7
· 医药前沿 ·
中西方集采:透视药品采购与降价的“攻守道”
蒋文硕,梅升辉,赵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第十批集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药品集
采降低了药品获取的门槛,使得更多人可以用上有效的药品。虽然本质目的基本相似,但药品
集采在各国有着不同的形式,可能也造成了不同的效果。本文将探讨典型发达国家(如美国、
德国、日本)与中国的药品采购模式及降价方式,并分析这些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他山之石:发达国家药品采购模式面面观
1.美国
最早开始进行国家药品集采的可能就是美国,从 1910年美国纽约医院管理局组织所属医
院开展的药品团购,到之后几十年,美国逐渐发展形成的集团采购机制(GPO),美国药品集采
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汇集各类医疗机构采购量,以此与药企谈判获得价格折扣,实现药品降价。
从工作内容来看,美国集团采购机制其实与我国药品集采相似,经过发标、评标、谈判磋商、订
立合同和供应商交付等流程完成药品采购。然而不同点可能在于美国的 GPO 属于营利性的
“中介组织”,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美国GPO有时会为了更大折扣而更多面向大型企业,
忽视中小企业,长此以往造成垄断,因此业内质疑声众多。
除由来已久的 GPO 以外,在 2022 年 7 月的时候,美国还发起了一项预算调节法案——《通
胀削减法案》(The Reduction Act of 2022),允许了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就处方药价格与药
企进行谈判。其中一些措施相当强硬和严厉,如药企不接受谈判,对其加征高额税收,第一年
按前一年 Medicare 销售额 65% 征收,之后逐年递增直至 95%;如前期谈判成功后期又不执行,
企业罚款金额按照售价和谈判价的 10 倍差值算。同时,法案中也规定了限制患者的自付
费用。
2.德国
德国实行以“法定医疗保险”(SHI)为主,私人医疗保险为辅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