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网络版2019年第1期
P. 38

《中国药房》网络版 2019年3月第1期                                       Mar No.1 2019 China Pharmacy online Edition


                   关节中喹诺酮类药物浓度高,软骨中药物浓度也高。近年来,中外文献陆续报道:

                   氟喹诺酮类药可引起成人的肌腱炎、跟腱炎、跟腱断裂、重症肌无力。儿童更要

                   慎用!
                   切莫让新生儿贴近磺胺类药,否则面对的将是核黄疸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 2~4d 出现生理性的血清胆红素升高,称之为生理性黄

                   疸。有些药物能够和血清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部位,将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置换出来成为

                   游 离 的 胆 红

                   素,但是新生

                   儿血脑屏障通

                   透性强,大量

                   的胆红素可以

                   进入新生儿的

                   脑组织,发生

                   危 险 的 核 黄

                   疸。如将磺胺药用于早产儿,磺胺药和胆红素可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位置,磺胺
                   药与血浆蛋白的亲合力强于胆红 素,致使较多的游离胆红素进入血循环,并沉


                   积在某些组织中;如沉积在脑组织则可引起核黄疽,这种现象反应在新生儿发生
                   溶血现象时更易发生。另外维生素 K 3、新生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都能影响胆红

                   素代谢,加重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必须慎用。另外,由磺胺药所致的过敏反应非

                   常多见,表现为药热、药疹、瘀斑、猩红热样疹、荨麻疹或巨疱型皮炎,也有产

                   生剥脱性皮炎而致死者;严重皮炎常伴有肝炎和哮喘,也可引起光敏性皮炎,多

                   形性渗出性红斑甚为严重,药热多发生在服药后 5~1 0 d,皮疹多发生在 7~ 9

                   d,在服用长效磺胺药和儿童中多见,死亡率较高,因而对过敏者禁用。

                   远离“伤肾”的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是抗生素的王牌,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菌球

                   菌感染的首选药,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肾毒

                   性,发生率约为 5%~7%。万古霉素可以直接损伤肾脏、肾小管内皮。其所致的肾

                   毒性表现轻、重不一,早期可见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发生氮质血症、血肌酐升




                                                           34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