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202002
P. 87
度拉糖肽——最新的糖尿病周制剂
虞曼青
分泌,所以GLP-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
性,但是半衰期短只有1.5–2.1分钟,很快
被DPP-4水解失活。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
似物(GLP-1RA)应运而生,同时它还是
个很“聪明”的降糖药,当血浆葡萄糖> 4
mmol/l,才能激活限速酶,所以单用它不
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第一代GLP-1RA药物于2005年获得
FDA批准,但是仅限于特定人群:如血糖
控制尚可、餐后血糖高、体型肥胖的糖尿
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4.25 病患者。到了2009年,变成了2线治疗方
亿,预计到2045年将进一步增加至6.29 案,患者依然不多。2018年GLP-1RA就一
亿,这意味着,2017年每11个成人中有1 跃成为二联治疗,对于一些病人优于胰岛
个糖尿病患者,2045年则增加到每10个成 素考虑。2019年是对GLP-1类药物疗效肯
人中有1个糖尿病患者。更加不容乐观的 定的一年,众多国外指南推荐GLP-1RA作
是,约二分之一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未被诊 为注射药物的首选,地位优于胰岛素。
断。
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的发展经历了80多
年 时 间 。 上 世 纪 60 年 代 , 麦 金 太 尔
(McIntyre)和埃尔里克(Elrick)等人发现,相
较于静脉注射葡萄糖,口服葡萄糖促进胰
岛素分泌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人体内可
能存在内源性物质促进胰岛素分泌。后来
人们发现,小肠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种激 新型降糖药物的出现也是层出不穷,
素可调节胰岛对进餐的反应,该激素在营 但是不论是传统药物还是新型药物,都有
养物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刺激下释放入 不足之处。比如兼顾疗效的同时低血糖发
血,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因而被 生风险就会升高;比如低血糖发生风险较
命名为肠促胰素(Incretin)。人体的肠促 低,但是服药频率又太高,所以,我们能
胰素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胰高血糖素样 看到的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方式都有着
肽-1(GLP-1)、促胰岛素多肽(GIP)。 一定的缺点,没有一个药物能够既兼顾安
GIP不能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半衰期 全,且强效、简便地使患者血糖达标。今
短,临床应用价值受限。GLP-1能延迟胃 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新药,它没有增加体
排空、增加饱食感,从而减轻体重;又以
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胰高血糖素的
c̀ͅḤ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