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中国药房》网络版(科普刊)2024年4期
P. 55

2024 年 8 月 第 4 期                       陈恒晋等:中药附子——让人又爱又怕的 “双刃剑”                               51




                  附子的毒性



                   既然附子应用如此广泛,那为什么该浙江籍女子在服用了附子汤后,没有起到任何补益作

              用,反而到鬼门关前溜达了一圈呢?这就不得不好好说一下附子这味中药让人又爱又恨的原

              因啦!

                   要知道附子虽为医家推崇的回阳救逆要药,但在使用过程中附子的剂量需严格控制。究

              其原因,是因为附子中含有多种乌头碱类化合物,而此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毒性,纯乌头碱仅

              摄入 0.2 mg 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若摄入 3~5 mg 就可能导致死亡。附子中毒的表现为心

              律失常、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等 。大多数人在超剂量服用附子后,10 分
                                                                   [2]
              钟到3小时内就会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附子中毒怎么办



                   进食附子后如出现口舌麻木、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胸闷等中毒症状,应当

              立即停止食用,并立即采取应急催吐措施。同时需立刻拨打 120急救电话求救,尽量准确告知

              接诊医生中毒者的附子食用量,并保存好剩余附子样本,便于医生快速明确诊断,赢取救治

              时间。




                  在用药过程中碰到附子怎么办



                   在日常药用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为附子的炮制品。相较于附子生品而言,毒性已

              经大大减弱,但仍有中毒的风险。此时我们只需遵从医嘱,将附子炮制品久煎 1 小时以上


              即可。

                   因为研究表明,附子中毒性极大均为双酯型乌头碱,包括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

              该类乌头碱在长时间加热煎煮处理过程中,会发生两步水解反应,使得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变

              成了乌头原碱,毒性仅为原来的 1/4000~1/2000,大大降低了使用者中毒的风险(具体反应过程

              见图4) 。
                     [3]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