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中国药房》网络版(科普刊)2024年4期
P. 58
54 杨戈:带状疱疹疫苗:守护特殊人群免受“缠腰龙”之苦 2024 年 8 月 第 4 期
一。研究表明 HIV 感染者的带状疱疹发病率是未感染者的 15倍,也更容易复发和出现带状疱
[1]
疹后神经痛 。即使在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其发病率也是未感染者的数倍 。鉴于
[2]
这种高发态势及其带来的医疗经济压力,美国多家权威机构如美国感染病学会、疾控中心、国
立卫生院及免疫接种实践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对
HIV感染者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般原则:普遍认为疫苗效力在 HIV晚期可能有所下降,但在 HIV感染早期或在抗逆转录
病毒治疗成功实现病毒抑制和免疫重建后接种疫苗,仍可获得充分免疫应答。
【有效性】多项在HIV感染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即使CD4+T细胞计数较低的感染者,接种
带状疱疹疫苗后,其抗体应答水平虽稍低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但仍能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发
生率,并获得长时间的保护性抗体 [3-6] 。
【安全性】带状疱疹疫苗在 HIV感染者中的安全性已通过多项临床试验得到验证。未发现
疫苗与 HIV 病情恶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相互作用或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存在关联。仅有极
少数感染者在接种后出现一过性的 CD4细胞计数下降,后自行恢复,出于谨慎考虑,ACIP 推荐
在CD4+ T细胞计数大于200的稳定期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如图显示:CMI 为免疫应答强度指标,黄色为 HIV 感染者注射带状疱疹疫苗后的 CMI,绿
色对照组为 HIV 感染者注射生理盐水后的 CMI,可以看出,在 HIV 感染者中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5]
18个月后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强度 。
免疫抑制剂服用者
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治疗。由于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