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002
P. 79
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剂;(6)β肾上腺
受体阻滞药可干扰低血糖时机体的升血糖
反应,阻碍肝糖酵解,同时又可掩盖低血
糖的警觉症状。
说明书中规定,消渴丸含磺脲类药物
格列本脲,因此不宜与其他磺脲类药物合
用,应严格按处方药使用,并注意监测血
糖。服用量应根据病情从每次5丸起逐渐递
增。每次服用量不超过10丸,每日不超过
30丸;至疗效满意时,可逐渐减少每次服
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至每日2次的维持剂
量。每日服用2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 消渴丸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高血
服用1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年龄超过 糖的发生:(1)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噻
65岁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差,对此
类糖尿病患者用药时应密切注意避免低血 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利福平;(2)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可拮抗磺脲类药物的
糖反应。其血糖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 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故也可致高血糖。
空腹血糖<7.8 mmol/L(140 mg/dl),餐
[3]
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 mg/dl) 文献 报道消渴丸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即可。 低血糖反应,其诱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
力活动,或药物剂量过大,以及合用一些
消渴丸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增加低血 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药物。消渴丸出现低
糖的发生:(1)抑制磺脲类药物由尿中排 血糖症状时,可采用以下措施:(1)补充
泄,如治疗痛风的丙磺舒、别嘌醇;(2) 葡萄糖:轻者立即口服葡萄糖,如无葡萄
延迟磺脲类药物的代谢,如酒精,H2受体 糖,可予口服甜果汁、糖水;重者静脉注
阻滞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氯霉素, 射葡萄糖。要观察到患者意识恢复;(2)
抗真菌药咪康唑,抗凝药。磺脲类与酒精 胰升糖素治疗:胰升糖素皮下、肌肉或静
同服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头痛以及 脉注射,由于其作用时间较短,且会再次
面部潮红(尤以使用氯磺丙脲时),与香豆 出现低血糖,因此在注射后仍要补充葡萄
素类抗凝剂合用时,开始二者血浆浓度皆 糖或进食,需继续观察,以保证患者完全
升高,以后二者血浆浓度皆减少,故应按 脱离危险期。
情况调整两药的用量;(3)促使与血浆白
蛋白结合的磺脲类药物分离出来,如水杨 参考文献
酸盐、贝特类降血脂药;(4)药物本身具 [1] 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D].
致低血糖作用:酒精、水杨酸类、胍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 612-615.
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奎尼丁;(5)合
用其他降血糖药物:胰岛素、二甲双胍、
c̈́͂Ḥ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