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中国药房(网络版)2024年1期
P. 22

18               夏也:了忽焉——诗与药                                                    2024 年 2 月 第 1 期































                                                       《十月》杂志书影

              先生越说越快,思维连贯,一气呵成,论及现代诗与历史的对峙和对视,把《了忽焉》推到了很高
              的学术高度,还意犹未尽……敬文东教授论证时拿出一张纸头,他说自己讷于言,要看着提纲。

              其实他谦和平实,玲珑剔透,心事浩茫,顺带把欧阳老师、敬泽老师都往前面推一推,当众表扬

              一番,敬仰他们学术成就如敬畏《了忽焉》,他非常清楚这是在网上直播。我读过不少李敬泽的

              小说、随笔、评论,算是知道一点他路数。一上来他就说:你们都想多了,就是陈先发看到墓砖

              的一些字,对家乡,对历史,对诗坛有感而发,对自己有个交代。而且砖上的字十有八九不是窑

              工刻的,他们没有那么高深文化,可能是监工或小吏干的,当时有无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触
              及了陈先发的灵魂。李舫老师的评论,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的身份和女性的敏感,

              对诗学,对历史出岀温婉可人的美妙印象。主持人杨庆祥年纪轻轻,文学博士,功力不浅,引导

              专家进入规定场景,古诗随口就来,学识不凡,串场非常成功。他是安徽安庆人,那是一处苦于

              耕读的地方。

                   本场访谈焦点是“了忽焉”三个字。陈先发说古汉语,现代汉语对此都没有解释,到底说的

              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字面有很多歧义,比较明确的是指时间过得很快。敬文东说:了和焉都是
              虚词,忽字常有快、突然文意,也可能通假。当然“忽”的出现会常常为诗,为表达的转折增添意

              想不到的惊喜,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再如:

                                                     忽有故人心上过,

                                                     回首山河已是秋。

                                                     两处相思同淋雪,

                                                     此生也算共白头。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