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中国药房(网络版)2024年1期
P. 20
16 夏也:了忽焉——诗与药 2024 年 2 月 第 1 期
中有近600多块墓砖划刻文字,大都为阴文刻砖,应是烧砖窑工在砖坯未干之时,用细捧划刻
上去,而且具有隶、篆、行、草等字体。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这墓砖上的残留文字。
曹操家族墓墓砖拓片
2024 年 1 月 27 日,下午 2 时 30 分,在北京 SKP RENDEZ -VOUS 举办了一场名为:“历史的
耳语——从陈先发新作长诗《了忽焉》说起”的访谈。出场的学者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
家、批评家李敬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诗人欧阳江河;《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作家李舫;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批评家敬文东;安徽省文联主席、诗人陈先发,访谈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副院长、诗人杨庆祥主持。现场有一众全国诗歌爱好者,我在线上倾听。为专家学者们的知
识、学养、智慧、表达所激励,尝试写一篇诗与药的联想,告诉公众相对真实的药学现场,文题也
取:了忽焉。
长诗《了忽焉》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陈先发的最新力作,首发于《十月》杂志 2024年第
1 期。《了忽焉》以安徽亳州曹操家族墓室出土的 600 多块残留文字墓砖的其中 8 块中的文字作
为书写主题。诗人陈先发凝视这些残砖断字,仿佛听到了历史传来的耳语,看到了一口真气充
沛激荡,凝而不散,徘徊于历史与语言的边界。
访谈开始,陈先发最先满怀激情介绍了涡河,他说:在安徽北方有一条大河……就在这条
河的亳州段,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多名人。陈先发现在也是安徽名人,祖籍桐城,复旦大学毕
业,具有桐城学派文风,安徽省文联主席,著名诗人。为了写好这篇文字,我网购了今年第 1期
《十月》,读起来并不顺畅,晦涩难懂。譬如说既是主标题又是分标题的《了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