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中国药房(网络版)2023年2期
P. 28
24 China Pharmacy Online Edition 2023 年 6 月 第 2 期
· 药师说药 ·
药师参与肿瘤化疗相关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处理的案例
分享
尉晓然
肿瘤化疗药物是一把让人忧喜参半的双刃剑,它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的细胞产
生抑制,从而产生诸多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
胞减少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以及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chemotherapy-related anemia,CRA)。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
1 概述
FN 定义为口腔温度>38.3℃(腋温>38.1℃)或2h内连续2次测量口腔温度>38.0℃(腋
温>37.8℃ ),且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0.5×10 /L 或预计
9
ANC<0.5×10 /L 。
[1]
9
2 危害
FN可能会引起复杂难治的感染,导致住院时间 延长、治疗费用增多甚至死亡 。
[2]
3 治疗药物
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 FN 风险较高者预防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临床常用的有短效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和长效的聚乙二醇
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半衰期长,不建议在化疗药物
前 14天到化疗后 24 h内给予,它仅作为预防用药,若需要治疗粒细胞减少,应首选短效的人粒
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两者区别见表1。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
1 概述
CIT 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尤其是对巨核系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外周血
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100×10 /L)。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