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中国药房》网络版(科普刊)2025年2期
P. 13

2025 年 4 月 第 2 期             舒扬:《科学》:科学家巧用“抗原捆绑术”,破解流感疫苗偏科难题                                   9

              不同口味的“糖果”(比如草莓、芒果、葡萄)随便混在一个碗里——免疫系统这个挑食的小朋友

              可能只抓自己最爱的那颗,其他口味的碰都不碰。这种偏科现象不仅让流感疫苗的效果大打


              折扣,还让人更容易感染未被免疫系统重点防御的病毒株。




                  免疫偏科背后的“基因密码”



                   斯坦福大学 Mark M.Davis团队的研究发现,基因可能是免疫偏科的幕后推手。比如,双胞

              胎即使感染史不同,接种流感疫苗后仍表现出相似的抗体偏好,这提示遗传因素起了关键

              作用。

                   为什么有人对流感病毒 H 反应强烈,有人却对流感病毒 H 更敏感?研究团队发现,人体
                                                                               3
                                             1
              内的 MHC-Ⅱ分子是关键。MHC-Ⅱ分子就像免疫系统的抗原展示台,负责把“糖果”(病毒抗原

              片段)“陈列”在细胞表面,供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每个人的 MHC-Ⅱ分子结构就像指纹一样

              独特,决定了哪些“糖果”(病毒抗原片段)会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比如,一个人的 MHC-Ⅱ分

              子如擅长展示流感毒株 H 的“草莓糖碎片”,免疫系统的“店员”(Th细胞)就会大量召集草莓味
                                        1
              抗体,一起消灭 H 毒株;而如果一个人的 MHC-Ⅱ分子把流感毒株 H 的“芒果糖碎片”摆得歪歪
                                1                                                  3
              扭扭,免疫系统可能直接忽略它。




                 “捆绑抗原”如何破解偏科



                   既然基因决定了免疫“偏科”,能否通过技术手段“纠偏”呢?

                   能!

                   近日,斯坦福大学 Mark M. Davis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重磅研究 。他们开发了一种“抗
                                                                                     [1]
              原捆绑术”,将不同流感病毒(如 H 、H 、B 亚型等)的抗原蛋白共价连接,各种抗原蛋白就像不
                                                 1   3
              同口味的糖果,被黏一个大糖果球,再强行塞进免疫系统的“抗原展示台”(MHC-Ⅱ分子)里,免

              疫细胞一口咬下去,所有口味都能尝到,这样一来,免疫系统再也无法“挑食”,只能先全盘接

              收,再开足马力,生产针对全部流感亚型的抗体。实验证明,这种策略能让小鼠和人类扁桃体

              类器官对多亚型的流感毒株产生均衡的高效抗体,甚至对致死性禽流感 H5N1 的防御力提


              升5倍!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