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中国药房》网络版(科普刊)2025年4期
P. 30

26               夏也:王效山先生——再读《师说》                                               2025 年 8 月 第 4 期

                   明代贤臣吴讷在《文章辩体序说》中认为:“至昌黎韩子,悯斯文日弊,作《师说》,抗颜为学

              者师。”这当是《师说》另一深意。看到现今师尊荡然,我们这些后生真的了无颜面见教韩老先


              生,更无勇气去颂读《师说》。

                   韩愈先生《师说》的行文风格正大平易,不施雄辩,不尚骋辞,而气定神清,说理透彻。这与

              王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相近。《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点学科,有很多课程是其基础,

              理论非常深奥,其实践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影响整体药学的进展。没有哪一种药不经过药

              物化学这一学科或者说技术手段淬炼而成为药的,包括药的化学结构的最终确认,这是获诺贝


              尔奖的前提。我感到王老师对药物化学的兴趣和理解是超乎我们学生想象的,他的教学过程

              正是《师说》中的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语义的集中体现。只是我们那时不知道王老师是按照韩老

              先生这六个字去奋力而为的。我们上这门课时,大约在 1980 年,那时教材和实验与 45 年后的

              今天有着天壤之别。但是王老师说得头头是道,全班同学都十分着迷,考试时都能写出十分复

              杂的合成路线,这在考前都是划过重点的。这些看似学生的成绩,实则是老师的高明。把一门

              想象的学科,充满无限可能的学科,空间结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科教成使你着迷的学科,这是


              我敬重王老师的一个不必明说的原因。








































                   当然,王老师很善良,但也很严厉。有一年,可能都十多年了,王老师和另一位学生合著了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