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中国药房》网络版(科普刊)2025年2期
P. 69
2025 年 4 月 第 2 期 史元元等:宝宝变“小黄人”?揭开新生儿黄疸的真相与护理秘诀 65
图2 胆红素代谢途径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1.生理性黄疸:最常见、无须过度担心
[2]
生理性黄疸:是最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约 60% 的足月儿和 80% 的早产儿都会经历 。
这种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 2~3 天,峰值在第 4~5 天,之后逐渐消退,一般在 2 周内完全消
失。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肝脏未完全发育,无法迅速分解体内的胆红素。
判断标准:黄疸主要出现在面部、躯干、四肢,但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增长等方面通
常正常。
处理建议:多数情况下,生理性黄疸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加强母乳喂养,帮助胆红素排出。
2.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 1~2周时出现,主要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
有关。这种黄疸发生在接受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但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除皮
[3]
肤黄外,没有其他症状 。
判断标准: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达 1~2 个月),但宝宝状态良好,除皮肤泛黄外无其他
异常。
处理建议:无须停止母乳喂养,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喂奶次数,以加速胆红素的排出。如
果医生认为胆红素水平过高,可以通过光疗帮助缓解。
3.病理性黄疸:需要警惕的黄疸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