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中国药房》网络版 2018年6月第2期科普版
P. 35

《中国药房》网络版  2018 年 6 月第 2 期科普版                      Jun No.2 2018 China Pharmacy online Popular Science Edition


                   分会副会长、国家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艾产业化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医疗
                   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鲜药学术
                   委员副主任委员、李时珍中医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
                   会常务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药学会药学史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
                   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时珍国医国药》杂
                   志编委会主任、《亚太传统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药房》《中国药师》
                   和《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副主编,《中药材》《中国药业》《中国合
                   理用药探索》《今日药学》《抗感染药学》等多家医药期刊杂志编委。
                        梅全喜教授长期从事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地产药材研究开发以及本草
                   与药学史研究工作,发起并牵头组织主编出版我国第一部《中药临床药学》专
                   著和我国第一套高等医药学校中药临床药学创新教材,并担任这套教材的第一本
                   《中药临床药学导论》的主编。在地产药材研究上也取得显著成绩,率先研究并
                   论证了中药艾叶、沉香、鲜龙葵果、鲜冬虫夏草等地产药材道地产地及其优
                   质性,主编出版的《广东地产药材研究》《香药——沉香》《鲜龙葵果抗
                   肿瘤作用研究与应用》和《鲜冬虫夏草的研究应用》等地产药材研究专著
                   多部。特别是在艾叶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围绕艾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
                   主编出版《艾叶》专著 5 部,指导国内 10 多家艾叶生产企业开展艾叶系列产品
                   研发工作,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推动艾叶研发及推广艾叶文化发挥了积
                   极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先后带教研究生 15 名,研制出医药新产品 10 多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6 项,省、市科技进步奖 10 多项。主编出版中药专著
                   50 多部,在国内外医药杂志上公开发表中药研究论文 300 多篇。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