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中国药房》网络版 2018年6月第2期科普版
P. 44
《中国药房》网络版 2018 年 6 月第 2 期科普版 Jun No.2 2018 China Pharmacy online Popular Science Edition
让他们找到不少“成分”,这门手艺被他们称为《药用植物学》。随后的药物化
学、药理学、药剂学也就发展起来。生活在东方的中国人就灵活的多了,中国的
老祖宗们压根儿没想过要在药里找“成分”。他们要做的就是对着星空苦思冥想,
编一套理论来解释它为什么能起作用。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辨证归
经等等,这套让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成果就是“本草”。两千年来不停的修补完善,
从《神农本草经》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直到现在的《中华本草》。有人说
中医太玄,中药效果不如西药,但咱这个民族靠它延续到现在,并成为世界人口
最多的国度,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啦。
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视野也不断扩大,动物界又成为人类药物的重要来
源。根据吃什么补什么的原理,老祖宗们开始用动物的脏器治病,从心、肝、脾、
胃、肾到骨脑血发皮,甚至动物哪些令人恶心的排泄物也成了治病的药。虽然有
些是以讹传讹没有什么作用,但有些又确实有效,比如羊肝治疗夜盲症、蝎子治
疗风湿病等。直到现在我们的中医处方里仍有不少动物药,有些还是相当名贵的
中药材,比如虎骨、鹿茸、犀角、麝香等。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这么干,古埃及、
古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医药典籍里都有大量的动物药,古罗马人甚至将人肉入
药。中国毕竟是礼仪之邦,在使用这些药材的时候把名字美化了一下,让服用者
不至反胃也文明了许多。如胎盘叫紫河车、蚯蚓叫地龙、蛆叫水仙子、尿壶垢叫
人中白、鸟粪叫五灵脂、蝙蝠屎叫夜明砂等。西方人继续发挥“一根筋”的精神,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