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遇到不一样的你
——从“消炎药”到“抗微生物药物”陈成群

抗微生物药物,有个曾用名叫“消炎药”,在30年前的中国农村,缺医少药,赤脚医生用消炎药治好了很多小病,用“消炎药”的字面意思讲清了治疗原理。
30年前的感冒和现在的感冒已经不同了,不同的是30年前卫生条件差,感冒一般是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而现在住宿和卫生条件好太多了,感冒多数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情况少了如果感冒还使用抗细菌的药物,就只能是增加细菌耐药的机会。
在30年前还是青年时的老人们,用“消炎药”治好过无数次的感冒的经历,现在年龄大了,感冒用消炎药又不合理了。这样的改变更需要年轻药师给这样一批拥有特殊记忆的老人耐心讲解,提高他们的合理用药认识,而不能简简单单地论对错。
药师在您身边,合理用药是关键!
以上四段内容是一名药师在世界抗微生物药物宣传周,给大众科普的一则视频的台词。
回想过往,“消炎药”在30多年前的中国,也就是20世纪80-90年代,通常指抗生素或抗发炎药物。在当时药品作用机制上,有抗菌消炎、激素消炎和非甾体类消炎以及中药消炎等不同作用机制。
再后来,也就是在20世纪末期,因为抗菌消炎药物的一定程度的滥用,名字变更成了抗感染消炎,“消炎药”的称呼逐渐被“抗菌药物”取代。之后,有关“抗菌药物”和“消炎药”的区分的科普文章不断呈现。

到了新时代,也就是202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抗菌药物”名称改为 “抗微生物药物”,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为提高全社会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意识和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决定在11月18日-24日组织开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更加科学的叫法出现了,当年还年轻的小伙子也变老了。想当年年轻的时候缺医少药,“消炎药”是缓解病痛的神奇般的存在,而到了现在,却被各种滥用后难以有了当年的神奇,不由得忆往昔药到病除,叹现在多药耐受。
科技发展这30多年,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更加清晰,人们对微生物的强大更加理解,如何与微生物和平共处,减少微生物侵犯人体致病,如何在动物药物中保护微生物药物,也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消炎药”到“抗菌药物”再到“抗微生物药物”,虽然称呼不断在改变,然而人们用药物对抗微生物的目标不变。如何让微生物耐药情况减少,关键在提高认识,分清楚导致疾病的原因,弄明白抗微生物药物在农业,畜牧业和医疗中的地位,认识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原理,以及认识如何科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学者,无论是农业的,畜牧业的还是医学的,都在讲“消炎药”“抗菌药”“抗微生物药物”的区别,论其中的对与错,其实只有继承了前人的智慧,了解发展的过程,才真正明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叫法不同,就像曾用名一样的存在。不再论对错,而是讲历史,谈继承,让更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更科学地认识这个微生物的世界和抗微生物的过程。我想替老人说一句,从“消炎药”到“抗微生物药物”——今生遇到不一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