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日常生活的保健提示

张 兴

冠心病、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多发病及常见病,它们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我们在此文中就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日常生活的保健做一些提示。

饮食

饮食对预防及防治心血管疾病很重要,如动物肉类饮食含有大量脂肪,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很大,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病情的稳定,而且饱和脂肪酸也是导致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发生的直接因素之一。国人应少吃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果要吃动物肉类食物,应该吃鱼类,如鲤鱼、青鱼、鲫鱼、虾仁(含钙量较高,钙离子对治疗高血压可使收缩压下降19.5 mmHg,舒张压下降6.8 mmHg)、奶及奶制品,每日饮用奶类约250 g,食油20~25 g;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还应多吃些粗粮,膳食清淡,饭餐少盐;蔬菜类:每天食用量为300~500 g为宜,如白菜心、油菜、大蒜、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具有降压效果)、胡萝卜、卷心菜、芹菜(降压、镇静、利尿,可喝芹菜汁)、西红柿、土豆、荠菜、莼菜、刺菜、菠菜、豌豆等;海菜、海带(含有褐藻氨酸,是一种降压的有效成分,用50~60℃热水浸泡后,高血压患者喝浸泡液有疗效);食用菌类:如草菇、香菇、平菇、黑木耳、银耳等,对防治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等有一定疗效;水果类:西瓜、桑葚、桃子、香蕉(含有大量的钾离子、可促进钠和水分的排泄减少全身血容量而降低血压;还含有维生素C、P、E,增加血管璧弹性,促进胆固醇代谢,预防动脉硬化等)、猕猴桃、柿子、山楂(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降压)、苹果等,每天水果的食用量为200~400 g为宜;饮料:如饮茶对防治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的功效是肯定的,有研究表明:常年喝茶者中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只占1%;而不喝茶或很少喝茶者患冠心病的则占55.7%。数据足以说明,经常饮茶确有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功效。茶叶之所以具有改善心血管生理功能的效果,主要是茶叶所含维生素P的作用。尤其是儿茶素类多酚物质能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能,故可有效地增强血管的抵抗能力,起到生物氧化剂的作用,防止血管壁膜类物质的过氧化作用,从而防止了血管硬化;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促使体内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增大,有效地防止血凝,不致造成血栓、血淤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建议老年人常喝淡的茶水,每天喝水量应大于1200 ml,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在吃饭时,适当节食可使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如果是过饱,胃部扩张可使胸腔和腹腔的分界---横膈抬高,压迫心脏,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冠心病的发作。过饱胃部扩张,也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延缓衰老,还可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不宜食用的食物:高盐食物如咸蟹、咸鱼、咸肉、咸菜等盐制食物;高热量的食物,如油腻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大量饮烈性酒,会损伤动脉壁,加速动脉硬化,使高血压难以控制;此外,浓茶或咖啡(浓茶中含咖啡因,可引起失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早搏和房颤)。运动饮料、火腿肠、甜食等也尽量少吃、少饮。

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体力劳动者,或注重体育锻炼的人不易患冠心病,而那些从事脑力工作、平时又不注重体育锻炼的人,患冠心病的比例明显增高。长期坚持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口径,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开放,增加心肌供血,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脂并减肥,减少血小板聚集并提高纤维溶解活性。长期锻炼还可以通过减少神经体液性过度反应和增加对应激的负荷能力,减少心律失常和心血管事件。

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体操、打太极拳等,这都是老年人容易从事的运动,只要坚持长期锻炼,可培养严谨的生活习惯,增加生活乐趣和防治疾病的信心,经常保持的适当轻体力劳动或散步、体操等锻炼,能帮助神经与血液循环的改善,使同样量的运动负荷引起较小的脉搏增快和血压升高反应,从而提高劳动耐量及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适宜的运动可促进血流加速,使细胞代谢趋于活跃,血管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升高,内源性一氧化氮浓度增高,从而降低患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适宜的运动通过增加热量消耗来控制体重而降低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在锻炼前,要注意:尽可能避免喝浓茶、咖啡、喝酒、过食饱餐等及2 h内的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1h内进餐或饮浓茶。避免在高温、高湿或严寒的环境中过多运动;游泳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摄氧率偏高,一般不宜进行这项活动;进行大运动量锻炼时,应避免穿着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避免在运动后立即用热水或冷水洗澡,至少休息15 min后,并以40℃以下的温热水洗澡为宜;不能剧烈运动,尤其是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病不能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使心肌的血氧供求失去平衡,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冠心病发作,也不能做突然发力的动作,如突然加速跑步,或使用猛力等,以免使冠心病、高血压病人血压骤然升高,心脏承受压力猛然增加,血压出现大的波动,血管斑块的活动性也会随之增加,容易脱落,可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在劳动或运动中,提倡劳逸结合。

睡眠

失眠的原因很多,但70%左右都是情绪性失眠,包括老人心脑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等,长期的睡眠障碍会显著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引起多种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头痛耳鸣等神经系统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几率。冠心病、高血压病老人睡觉前身心要放松,克服不良情绪,环境要保持安静,晚餐不要过饱或过饥,睡眠姿势最好是正平卧或右侧卧。睡前最好用温水泡泡脚。在冬季睡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睡觉使用的被子要松软,枕头不要太硬,也不宜过高。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从事脑力工作,应避免熬夜。

心情

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应学会放松自己,尽可能地消除焦虑情绪,远离紧张匆忙的生活。要做到“知足常乐”。此外,要主动配合治疗,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对待,从而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在生活中可以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如绘画、写毛笔字、下棋、唱歌、垂钓等活动都可愉悦心情。例如垂钓对于患有慢性疾病者、老年人、工作繁忙的人和心绪不安的人来说,不妨抽空去垂钓,把自己融人大自然中,饱餐绚丽的风光、吮吸清鲜的空气,赢得一个美好的心境,以蓄精养神、祛病除躁解去疲劳、调理心理,磨炼耐力。

垂钓,注重一个“静”字。心静可以使神经处于一种忘我的休息状态,这对于解放思想、放松肌体,消除疲劳,避免急躁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垂钓中忘掉一切惆怅、烦恼和病痛,忘掉自我,疾病从中渐渐好转,自己从中渐和,慢慢心宽体健,长久坚持,对老年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非常有益。

生活中一定要克服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释放大量有害物质,最终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收缩,心肌缺血,心慌气短,血压升高。

习惯

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应在日常生活中要饮食规律,起居有常,不妄劳作,适当运动。应尽量避免过于紧张的工作、生活,纠正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要克服不良的习惯,如:吸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升高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据相关资料证实,大量吸烟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吸烟是冠心病、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一定要下决心将烟戒除,老年人尽早禁烟就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保持大便通畅,因为许多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就是在用力大便时发生意外的。出现便秘时,不宜使用蛮力,可使用开塞露、缓泻剂帮助排便,老年高血压患者便后站起来时,血液骤然下流,充盈腹腔内及下肢,使脑供血不足,造成血压下降,头晕、眼花、容易摔倒,发生意外,因此大便后站立时应缓慢,切不可动作过猛。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或常饮蜂蜜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没有必要禁止一般的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能解除患者因禁欲而产生的精神抑郁与焦虑感,恢复患者的自信心。但有以下情况时应禁止性生活,心率在100次/min以下时,仍有胸闷、憋气、心慌。性生活时或性生活后,自觉心慌、气短、咳嗽;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半年内有心肌梗死病史;外出旅游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带足御寒的或遮阳的衣物,充足的水及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药物,并尽可能做到结伴而行。

药物治疗

老年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充盈受限,心脏收缩期延长,因此心肌耗氧量和能量需求增加,对应激的适应力降低;老年人的心输出量较年轻人减少30%~40%;老年人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运动时舒张压虽然与年轻人相比无多大变化,但收缩压明显上升,而且运动后血压恢复也较缓慢;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反射性调节功能也降低,因而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这就是老年人心血管的生理特点。老年人治疗高血压时,降血压要逐步进行,尤其是体质较弱者,注意原有的药物和新搭配的药物治疗后,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多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须考虑所使用的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常联合用药。将收缩血压降至140 mmHg以下较困难,舒张压降至70 mmHg以下可能不利于健康,因此用药剂量尽可能个体化。心血管疾病的长期治疗,可使老人患者获益,降低死亡率。如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现自己血压升高,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当血压在降压药的治疗作用下降到正常值后,可能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猜测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就想到了停药。一般认为,所有抗高血压药治标不治本,往往一停药,血压就会反弹,有时血压升高比原有水平还高。因此,高血压病人无论用啥药治疗,只要能维持血压值在比较理想的值范围内的服药剂量就可以了,但不能停药。如果仅用很小剂量的降压药,血压仍继续下降到正常值,可以停药,停药后也应密切监测血压,一旦血压有反跳现象,就必须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降压措施。冠心病的治疗也是如此,他汀类及小剂量阿司匹林药物作为基础性治疗,也应按时按量服用,忌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用药现象,如β--受体阻滞药,猛然停药会导致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老年冠心病或高血压病患者中,多是几种疾病集于一身,一般都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而药物彼此影响,或降低它药的疗效,或影响它药的排泄如地高辛和乙胺碘呋嗣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增加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应该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尽量避免这些药物在一起使用。有些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老人用药时,应有所了解,如部分抗高血压药对男性性功能有影响,如利血平、罗布麻、可乐定、甲基多巴、普萘洛尔、氢氯噻嗪等等。

此外,还应对老年人患冠心病或伴有高血压病相关联的疾病要积极治疗,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应早日预防或治疗。

作者简介

张兴 男,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宁夏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评论家协会会员。2012年5月18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口腔溃疡对症选中药》,2019年10月在《科普时报》发表散文《姥爷的中药百草园》后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出版过科普书籍《谈医论药说健康》《中成药用药指导》《家庭科学用药指导》。几十年来,在医药科普杂志及报刊上发表过近千篇科普文章。在国内一些报刊杂志媒体平台上发表过200多篇文学作品。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