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临床药师融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经验分享
黄 亮,陈 敏,林芸竹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道, 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约占总死亡人数的20%,且低收入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高收入国家的20倍[1]。以质量生命年计算,15岁以下儿童占全球疾病负担达36%,其中48%的死亡可通过预防和治疗避免,而其中药物是重要治疗或预防措施之一[2,3]。儿童作为用药高风险人群,合理用药存在巨大挑战,研究显示儿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能够避免81%的用药错误发生[4]。

临床药师正成为药物治疗团队中重要的一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模式下,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要求不断增高,传统的医院药学实践模式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循证药学将当前可得最佳证据、药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与患者的意愿3者完美结合,是适应医院药学发展新需求的实践模式,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师在医疗服务中的专业地位。我院儿科临床药师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循证药学实践的模式,开展的主要工作有: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与医生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
现分享1个儿科临床药师融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的案例。一名5岁11月患儿,女 ,因“反复呕吐9天”入院,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第2天出现吞咽困难、流涎、吐词不清、伴轻微气促、咳嗽、易呛咳、乏力、头痛,伴发热,最高体温40℃。遂于当地医院治疗,行头颅MRI检查提示颅内感染性病变?胸片提示肺部炎症。治疗效果欠佳,转入我院ICU住院治疗。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亚胺培南、伏立康唑抗感染;神经节苷脂及甲硫氨酸维B1、VB6营养神经;丙球及白蛋白、静脉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后6天发热39.5℃,再次出现呼吸困难,面罩吸氧条件下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复查胸片提示较前肺内炎症加重,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回示多量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敏感,对亚胺培南中介),予再次行气管插管。医生请药师会诊,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临床药师接到会诊通知后,按照循证思路对临床医生提出的问题分解如下:
提出问题
该患者高度怀疑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如何治疗?
转化问题
临床药师按照PICOS要素将临床问题转换成如下形式:
P: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患者
I/ C:不同抗菌药物间比较
O:有效性和安全性
S:按证据类型和级别依次检索指南、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等
![]() |
|
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 | 到幼儿园开展合理用药讲座 |
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
首先选择循证知识库(如Best Evidence、Clinical Evidence、UpToDate等),再检索非Summaries类数据库,本例检索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检索词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循证药学的原始研究文献中,不同研究设计类型的证据质量由高到底依次为指南、系统评价、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按此顺序筛选文献,最终获得1篇指南和1篇系统评价,分别是:《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以及于2015年发表在《The Brazil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的《Efficacy of polymyx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评价证据质量
评价所得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1)内部真实性:检索到的指南非循证制定,系统评价有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检索文献较全面,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统一恰当,可重复性好;(2)临床重要性:系统评价显示有效性(死亡率、临床应答率、微生物应答率)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临床适用性:指南针对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推荐联合药物治疗,包括2种药物联合(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以多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其他联合)和3种药物联合(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碳青霉烯类)。系统评价纳入25个研究共1086名患者,干预组为多黏菌素,对照组为其他抗菌药物,结果显示多黏菌素组和其他对照抗菌药物在有效性上无显著性差异,对其他抗菌药物未作具体说明。
结合临床经验和最佳证据应用证据
药敏结果中体外敏感的左氧氟沙星在<18岁儿童中禁用,亚胺培南的MIC=2。指南中推荐的替加环素8岁以下儿童不推荐,多粘菌素当时在国内尚未上市。结合临床经验(碳青霉烯的MIC<8时大剂量碳青霉烯可能有效),临床药师最终建议:给予大剂量碳氢酶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治疗。
![]() |
|
参与临床查房 | 开展儿科临床药师带教 |
后效评价
患者用药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肺部体征逐日好转,拔除气管插管,转入普通病房好转后出院,期间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此外,我院儿科临床药师开展的工作还有:关注用药安全,开展药品质量监测,收集、整理和报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掌握药物信息,提供用药信息与药学咨询服务;开展合理用药监控与评价,实施处方点评;协助病区药品管理;开展临床药师教学和培训;开展合理用药讲座等。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0 Part Ⅱ.Global Health Indicators. 2010. Available from: http://www.swpho.nhs.uk/resource/item.aspx?RID=7814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04 update. 2004. Available from: http://www.who.int/healthinfo/global_burden_disease/2004_report_update/en/.
[3] 张伶俐, 李幼平, 胡蝶,等. 我国儿童药物短缺的现状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10):1159-1164.
[4]Fortescue EB,Kaushal R,Landrigan CP,et al. Prioritizing 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medication errors and adcerse drug events in paediatric inpatients[J]. Paediatrics,2003,111(4):722.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