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一日

——中国首部药师宣传片拍摄散记

夏也


2017年4月18日,我在宋庄呆了一天。

宋庄就是北京通州的宋庄,历史上曾属冀州,再隶幽蓟,后归燕国。这块土地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古兴衰的故事。现在的宋庄近邻都市的喧嚣,又紧连首都的心跳,是一处比较能清晰感受世界艺术律动的所在,集聚着各色艺术群落,包括摄影、绘画、音乐、戏剧、舞蹈……我来此处,是因为电影的摄影棚在这里,去拍一部中国药师的宣传片,说通俗一点就是拍关于药师这个行当的公益性广告。

大约离2017年北京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5月6日开幕还有十多天的4月中旬,北京方面约我为我国首部《药师》宣传片出镜——饰演男主角。我已过人生60退休节点,正在向往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粗茶淡饭的布衣生活。清晨起床,煮壶开水,冲杯新茶,观绿叶翻滚,看日出日落,一俟傍晚早早守候在十分可爱的小孙子的幼儿园大门外,等待他的冲出,这样一天的时光就差不多过去了……但,出镜又确乎触到我的痛处。我出身满是乡愁和宁静的农村,祖辈全无此等际遇。为药学,也为自己做点什么使我心动。在我记忆深处,我曾经用了不少心思都在念想着出点风头,争点名份什么的,包括项目负责、著作主编、大会主持、期刊编委、论文署名、学会职务、获奖排序、席卡摆列等等……浸淫时间长了,这种积习一时很难摆脱。更何况同辈之中,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都还在倾力。就再干一次吧,这一次是不期然而然,而且还是为中国药师和人文药学留下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部广告,如此,也就应承了下来。

当然,北京方面的策划方和出品方也不是简单发出片约的,是经过慎重斟别的。他们说:需要一位阅人阅事较多的老药师,貌犹饱学之士,并散发着人文气场。如果不觉唐突,希望我先写个文学剧本,要求是:男女药师两人,片长三五分钟,展示药师形象……同时传闻:制作方是2017年3月份上演徐静蕾导演的大片《绑架者》的后期制作班底。不问真假,但我非常清醒十分明白,他们实际上已经研究了我的弱点,并顺手实施了心灵绑架。这就是我为什么十分敬重文学艺术界,也万分畏惧他们的矛盾心理,并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从事人文药学研究。我们药师对人生的体验和认识远远没有他们深刻和准确,当然他们也很痛苦。

但,剧本是个挑战。我仅在40年前,还是下放学生时,认真读过郭沫若先生的一个剧本《孔雀胆》。不过我还是在一天之内写出了一个称作电影分镜头剧本的文稿,不是很专业,或者很不专业,倒也说清楚了一个故事,名曰:致药师。随即发给了北京的导演,一周后,当我们见面时,他说了一句:文案不错。只字未提剧本和所谓的电影分镜头剧本。我虽然有点落寞,但也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和宽容,给我留了一点面子。那么我到底写了什么,现照录如下。

致药师

(电影分镜头剧本)

人物:女药师,约20~30岁,知识女性,青春洋溢,着药师职业装或便装。男药师,约50~60岁,白发丛生,饱经风霜,着便装或唐装或职业装。

时间: 2017年春天。

地点: 北京。


镜头1

【 长 镜 头 】清晨,紫禁城上空,云,日出。恢宏,大气,神圣。

【 音 乐 】《出埃及记》主题曲,奥斯卡管弦乐团演奏。主题曲迷漫全剧,时断时续。

【 推 】 云端。字:致药师

镜头2

【 中 景 】 炎帝神农画像,模糊不清,神秘莫测。

【男画外音】 6000年前,炎帝神农为了克服病痛、战胜恐惧和族群繁衍——为了药而遍尝百草……他终于中毒身亡,尊为药王。我是药师,差不多用了40年时光,去做一件事,为公众不会吃错药。

【近 景】 线装书,《神农本草经》。一束光投射,竖写书名。

【男画外音】时光把寒暑刻进树,便是年轮;岁月将博爱溶入药,唯独药师。

【 拉 】持书的手,胸,面貌,男药师沉浸阅读的模样。

【 特 写 】男药师抬头,眼睛直视镜头。通过眼神揭示男药师阅历:深沉、坚定、稳当。

镜头3

【 中 景 】繁忙的医院门诊,匆匆忙忙的医生,护士,患者。

【 摇 】药房,专注的药师群体。

【 推 】人们在说些什么,窗口接受患者咨询,职业风采,一瞬可见。

【女画外音】 发现药和用对药是件复杂和麻烦的事,这得靠药师。药师需要一点天赋和更多的善良。大多数时候,一辈子也发现不了一个新药,有时您的劳动也不是付费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您知道这一职业是人类文明对自身的眷顾。在人类职业评价上,曾出现“牧师第一,药师第二”。患者给我们的赞许,通常是她们发自内心的微笑。

镜头4

【长 镜 头】圆明园,大水法的断壁残垣,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男画外音】我看过的最好励志书是《中国近代史》,不能成为药的强国,我感到对不起那位药王老祖宗。

【 摇 甩 】圆明园中,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纪念碑,男药师立于碑前,凝望碑文,久久没有离去……

镜头5

【女画外音】为了药,药师必须勤奋坚韧,守拙守讷,守住内心的平和,虽然在她整个平凡的人生中,没有哪一天是平静的。我们虽然睡得晚,可是我们起得早啊,太阳一出,歌声又起!

【 近 景 】女药师,便装,深夜,灯下夜读,一灯如豆。书桌上药学书籍《柳叶刀》《中国药学杂志》……

镜头6

【 中 景 】女药师,青春,积极向上,朝阳升起,单车骑行,上班路上……

镜头7

【 近 景 】药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提取,回流,女药师穿梭其间,专业自尊,令人神往……

镜头8

【男画外音】药是神奇的,甚至是有灵魂的,对于生命而言,这个世上没有哪件作品,哪件商品能与药品相比。可惜这一道理只有药师知道,药师还知道做到药品安全、有效、经济、可及是十分困难的,这意味着执着、孤独、劳作和隐含的对生命的敬畏,但这是不二选择!

【 中 景 】

书法案台,斗笔,徽墨。

男药师,舒展宣纸,折叠。

镇尺拂纸,润墨。专业而有分寸。

篆书“不二”,讲究顿挫,金石气象,宠辱不惊,法度森严。

【 摇 】书法轴挂

【 推 】“不二”书法

镜头9

【男画外音】 在人类的社会分工中,药师人数很少,是那些内心强大,意志坚定的人, 还要一点幸运,当然很是尊贵。

【缤纷剪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黑人的、白人的药师从四面八方走来。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会场,张三、李四、白理事长、常秘书长、陈主任、于秘书长、李主席、赵教授、胡主任、崔大咖、余总……行色匆匆,一一现身画面。

【 推 】女药师、男药师从画面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终于走进镜头而模糊。

【 拉 】 再度清晰时,变为字幕:您好,药师。

镜头10

【片尾音乐】《The Mass》音乐轻声渐起,清晰而富有节奏和穿透力。

【打字字幕】我们曾经荣耀,也曾失落。我们只有拼搏,更当奋勇。当最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来临时,药师,您准备好了吗?

【 定 格 】药师,您准备好了吗?


剧终字幕

【拉出字幕】

出品人: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策 划: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组委会

监 制:志刚 国超

撰 稿:夏也

导 演:午文

置 景:李九

摄 影:可夫

录 音:达胡

演 员:赵静 夏也

配 音:赵静 夏也

剪 辑:影视后期制作室

鸣 谢:全世界药师

2017.4.16


我是头一天下午从合肥飞赴北京的,晚上入驻通州五月花酒店。我从卧室的落地窗看下去,通州城区万家灯火,十分迷人。第二天清晨,策划方带领我从城区出发,特别安排浏览一下北京新市政府的建设工地,人声鼎沸,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召感着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有意为之,意在启发角色进入一种积极的表演状态,导演眼中只有角色,也许戏已经开始?约九时,车到宋庄,街道两旁的建筑多有另类,不负艺术重镇的名声。现在这宋庄约100平方公里,辖47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原创性艺术家向往的地方。

拐过几个街区,便到了我们的摄影棚。先期到达的摄影剧务等专业人士正在置景。在导演调度下,他们不断对比、改进,包括设计如何更好利用从房顶玻璃天窗射下来的那束阳光。导演午文,他向我解释了这艺名的由来,为报答他的信任,这里我不能告诉大家。我在剧本上署名夏也,他于一周前应该见到,不得其解的是,他一直称我为夏院长,此时我已"下野"三年。使我更不得其解的是:导演手中其实并没有剧本,讲戏也不多。在摄影棚中,他们布置了三个景区。一个是比较专业的书案,我差不多一个上午都在书写“不二”和“药师”。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有时从屏风的缝隙,有时从房顶居高俯视来完成拍摄。摄影师那奇怪的拍摄路径和姿式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导演要求我埋头书法创作,站立、悬腕、斗笔、榜书,眼睛专注纸面与笔接触的地方,不可直视镜头。中国毛笔书法,呼风唤雨,神情兼备,我十分倾心,虽尚不入流,但观摩、揣摩日久,史上碑帖、二王苏黄不说,我曾专门去台湾故宫博物馆、日本新宿寻觅汉字书法典籍。我家中有一书法写作间,名曰:乱步书房。这四个字我曾付费恳请成都高人治印一枚,常常铃于我的书法作品,意在求学百家,惜乎难成一体。收藏《三希堂法帖》《中国传世书法》《晋唐法书名蹟》《日本书道史》等书法典籍百册之上,而且每本都认真读过,经常手握一册,研读摩挲,见字如人,宠辱皆忘。这种长时间的岁月积累,不想这次派上用场。但我不知道那镜头是聚焦于面部表情、整体形态,还是手腕、笔端、纸上……有一刹那,我突然略约领悟导演也在捕捉瞬间,激发灵感,他可能大体上有个框架,有个设想,拍的过程,也就是创作过程。据说这种没有表演的表演是演戏的上乘之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核心艺术。第二个场景是拍我对中药的外观识别,审视查验,质量检定,突出一种真实感,有点布莱斯特的味道。它的基本含义是用艺术方法把平常小事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实现的可能性。就表演而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第三个场景是访谈和同期配音。这时,导演要求我换了服装,上穿长袖玄色唐装,下着灰白色西裤,脚登三接头黑色皮鞋。人物形象干净、严谨、体面。导演说戏:这是一个学者,说话起伏不大,略带地方口音,表情不动声色,但居高临下,大方唯美。我感觉他说的都是我做不到的,除了地方口音。所以这一段,反反复复,不断重拍。事后导演告诉我,人的声音是很美的,没有哪个导演不追求声音与形象完美结合的那种美感。唯美,就是梅兰芳表演体系的精华所在。此后我们又走到外景地,拍了一通陈氏太极和放声京戏《九江口》陈友谅那段《怎不令人心似火燃》。一天下来,我差不多经历了这个世界上三大表演体系。正因为如此,这可能是一场失败的表演,成功的表演者都会固守独特的艺术风格,百变不离其宗。

傍晚,简餐过后,我们赶到了录音棚。不远处还有一间大的样片放映厅,很多影片正式放映前,在这里试映应该是最后一道关口。室内的录音棚有厚重的两道门,四壁和上下都是特殊材料。耳幔一戴,就有点儿样子了,我学着如醉如痴,摇摇晃晃,沉浸其中,电视上会经常出现这一模样。录音师首先向我介绍了设备的使用,并对言词、断句、口齿、音节作了要求。试音之后,他说音色尚可。听说录音师能在杂乱声响中辨别多种声线,他的耳朵非比寻常,很是值钱,不知是真是假。说实话,我近于一生都在辨识人的嘴脸,看人眼色,仰人鼻息,还真没有关注过耳朵的能耐,这一对家伙除了偷听有点负面,其它如听话、听命、听之任之都是我所遵循的。我合肥口音,有几处咬字不准,不够标准,录音师居然说:没事,大胆说就行。他蓄着大胡子,光头,但挺和善,一遍一遍录制,对比、推敲、回放——直到导演认可。最后,见了一面就难以忘记的录音师走进录音棚,翘起大拇指,和我留下珍贵的合影。

分手时,导演说,他会剪辑多个版本,譬如开幕式版、广告版、网络版、外语版、夏也版——当我2017年5月6日在北京九华山庄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开幕式上,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名药师共同看到这个《药师》宣传片时,完全出乎意料,与我写的电影分镜头剧本几不相干,只是文词相近,拍了200多分钟,仅用了两分多钟,电影的高明之处在这部广告片中给出了不凡的选择。

宋庄一日,中国首部《药师》宣传片的戏演完了,拍摄完了,也首映完了。这是一次幸运,我十分感谢大家!啊,宋庄,声色犬马、街市纷纷、人影幢幢、一往情深。对我而言,一日故事终生铭记。我也许一走了之,再也不会踏进您神秘的庄户。而药师,籍此两字所蕴含的神圣使命当会立于道德高地并构成一句最有价值的广告语!

2017年6月27日一稿
2018年11月27日修改
(视频大小39.2M)
作者简介

夏也 实名夏伦祝,教授、主任药师,安徽中医药大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督导,从事人文药学、临床药学、药学教育、药事管理和新药创制学习研究40年。现任安徽省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十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委员。担任《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及九本药学学术杂志编委。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注射用新藤黄酸的临床研究”(一类新药)等三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临床前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12项科研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超临界萃取与药学研究》《循证中药学》《人文药学随笔》等学术著作和高校教材五部,参编10余部。孤芳哲学文学药学边缘研究,自赏京戏书法篆刻内心荒凉。期许学界:药学唇齿,人文襟抱。


1/1页